1、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一次记6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2013《123号令-附件2》一、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重新考《科目一》]:(七)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2、对有伪造或变造号牌、行驶证嫌疑的车辆,交通警察可依法予以扣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是扣留(指车),不是拘留(人)

3、驾驶证审验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交通事故处理情况

B、身体条件情况

C、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及记满12分后参加学习和考试情况

D、机动车检验情况

正确答案:D

分析:驾驶证审验内容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交通事故处理情况;身体条件情况;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及记满12分后参加学习和考试情况。

4、下列哪个标志表示一般道路车道数变少?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正确答案:B

分析:记住就可以了,其他图标是什么?去“交通标志”里学习一遍吧。

5、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直行和左转合用车道

B、直行和掉头合用车道

C、直行和右转车道

D、分向行驶车道

正确答案:A

分析:表示只准一切车辆直行和向左转弯。此标志设在车辆必须直行和向左转弯的路口以前适当位置。

6、遇后车发出超车信号后,只要具备让超条件应怎样做?

A、继续加速行驶

B、减速,靠右侧行驶

C、主动减速并靠右侧行驶

D、靠道路右侧加速行驶

正确答案:C

分析:文明礼让,和谐驾驶。

7、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8、驾驶机动车在下列哪种路段不得超车?

A、山区道路

B、城市高架路

C、城市快速路

D、窄桥、弯道

正确答案:D

分析:按照规定窄桥、弯道是不可超车的。

9、在驾驶技能准考证明的有效期内,科目二和科目三道路驾驶技巧考试预约次数不得超过多少次?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正确答案:C

分析: 正确答案:C 科目二和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预约次数超过5次,重新考科目一,有效期3年,新交通法规定。

10、夜间尾随前车行驶时,后车可以使用远光灯。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第五十八条 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应当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但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得使用远光灯。机动车雾天行驶应当开启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

11、机动车仪表板上(如图所示)亮时,表示什么?

A、车前后位置灯亮起

B、右转向指示灯闪烁

C、左转向指示灯闪烁

D、车前后示宽灯亮起

正确答案:C

分析:左转向灯,这个没有问题吧。。。老衲也不知如何解释这个题。万一不知道,死记。

12、驾驶机动车在山路行驶时,为了减少油耗,下坡时可以空挡滑行,并使用行车制动器控制速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有些驾驶员为了节油,在高速行驶或下坡时,将换挡杆拨到N挡滑行,这很可能烧坏变速器。因为此时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很高,而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器油泵供油不足,润滑状况恶化,而且对变速器内部的多片离合器来说,虽然动力已经切断,但其被动片在车轮带动下高速运转,发动机驱动的主动片转速很低,两者间隙又很小,容易引起共振和打滑现象,产生不良后果。当下长坡确需滑行时,可将换挡杆保持在D挡滑行,但不可使发动机熄火。

13、在这段路的最高时速为每小时50公里。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看右侧的标志,此路段最高车速是80公里每小时,最低车速是50公里每小时。

14、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两侧变窄

B、右侧变窄

C、左侧变窄

D、宽度变窄

正确答案:A

分析:连续下坡: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小心驾驶。当连续下坡总长大于3 km后,应重复设置。

15、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满24分未满36分的,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应当按照规定预约参加场地驾驶技能考试。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 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二次累积记分满12分或者累积记分满24分未满36分的,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按照《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四十四条的规定预约参加道路驾驶技能考试。考试不合格的,十日后预约重新考试。

16、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ABS)的机动车在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会大大缩短,因此不必保持安全车距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这种错误认识是由于不了解ABS的工作原理导致的。ABS可以兼顾车辆行驶中的最大的纵向制动力和横向抓地力,有效地保证车辆不会发生失控状况,但不是所有配置了ABS的车辆都会缩短制动距离,如冰雪、潮湿路面上的制动距离比车轮抱死时短一些,但在一般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反而更长。

17、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事故多发路段

B、减速慢行

C、注意危险

D、拥堵路段

正确答案:C

分析:注意危险:用以促使车辆驾驶员谨慎慢行。

18、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但一方驾驶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的,可以自行协商处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不可以私自协商解决,法律条文依据如下:1,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9、泥泞道路对安全行车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A、行驶阻力变小

B、车轮极易滑转和侧滑

C、能见度低,视野模糊

D、路面附着力增大

正确答案:B

分析:泥泞路面特别松软和粘稠,车辆行驶阻力大,附着力减小,车轮极易划转和侧滑。

20、正面安全气囊与什么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保护作用?

A、座椅安全带

B、防抱死制动系统

C、座椅安全头枕

D、安全玻璃

正确答案:A

分析:研究表明,假设气囊加安全带是100%安全的话,安全带的作用是70%,气囊的作用是30%

21、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后排乘车人可以不系安全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因此,后排乘车人在车辆行驶时也应系上安全带。

22、打开左转向灯开关(如图所示)亮起。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这个是右转向灯。

23、驾驶机动车遇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或者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的,一次记9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3分:(一)驾驶校车、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7座以上载客汽车以外的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二)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三)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四)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超车、让行,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逆行的;(五)驾驶机动车遇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或者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的;(六)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七)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八)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避让校车的;(九)驾驶载货汽车载物超过最大允许总质量百分之三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十)驾驶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十一)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或者设置警告标志的;(十二)驾驶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上道路行驶的;(十三)驾驶校车上道路行驶前,未对校车车况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检查,或者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上道路行驶的;(十四)连续驾驶载货汽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十五)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最低时速的。

24、驾驶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后,应尽快将车速提高到每小时多少公里以上?

A、30

B、40

C、50

D、60

正确答案:D

分析:这个是有规定的60/小时,记住呗。

25、累积记分未满12分,可以处理其驾驶的其他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记录。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可以一次性处理完毕同一辆机动车的多起交通违法行为记录,记分分值累积计算。累积记分未满12分的,可以处理其驾驶的其他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记录;累积记分满12分的,不得再处理其他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记录。

东台东强驾校科目四

盐城市驾校科目一: 盐城万友驾校科目一 盐城东汽驾校科目一 盐城公路驾校科目一 建湖大路驾校科目一 盐城鸿顺驾校科目一 盐城安保驾校科目一 盐城鼎力驾校科目一 盐城上冈驾校科目一 盐城东储驾校科目一 盐城京城驾校科目一 盐城广电驾校科目一 东台东交驾校科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