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无法正常行驶时,用救援车、清障车拖拽、牵引。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这个没有问题,错了不应该。

2、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周期是多长时间?

A、14个月

B、12个月

C、10个月

D、6个月

正确答案:B

分析:常识题,积分周期为一年

3、机动车驾驶人补领机动车驾驶证后,使用原机动车驾驶证驾驶的,除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回原机动车驾驶证外,还应当受到何种处罚?

A、吊销驾驶证

B、拘留驾驶人

C、警告

D、罚款

正确答案:D

分析:机动车驾驶人补领机动车驾驶证后,继续使用原机动车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4、遇到这种情况的路段,可以进入网状线区域内停车等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网状线区域是禁止停车的。

5、路中白色虚线是什么标线?

A、禁止跨越对向车道中心线

B、限制跨越对向车道中心线

C、可跨越同向车道中心线

D、单向行驶车道分界中心线

正确答案:C

分析:可跨越同向车道中心线,同向两车道之间的标线,没线怕乱开.

6、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造成重伤,没有死亡,且没有跑的,是三年以下。直接撞死逃逸的,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没撞死跑了,但是耽搁救疗时间致死的是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

7、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40米减速行驶路段

B、最低时速40公里

C、解除时速40公里限制

D、最高时速40公里

正确答案:C

分析:解除时速40公里限制:表示限制速度路段结束。此标志设在限制车辆速度路段的重点。

8、如图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后方没有来车,可以倒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右边单行线标志只能前行哦,不能掉头或倒车。

9、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后,驾驶人不按规定使用危险报警闪光灯的,对其处以罚款200元、驾驶证记1分的处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或者设置警告标志的,罚款200,记3分。

10、在这种环境下通过路口如何使用灯光?

A、关闭远光灯

B、使用危险报警闪光灯

C、使用远光灯

D、交替使用远近光灯

正确答案:D

分析:路过没有路灯和信号灯的路口,应该交替使用远近光灯,提示周围的车辆,以免发生事故。

11、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任何情况下都应标明现场位置后,先行撤离现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因为根据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如果机动车在道路上面发生了事故,那么必须要马上停车保护现场,如果有人员伤亡的情况,驾驶人应该马上去抢救受伤人员。并且报告执勤的交警或交通管理部门。如果因为抢救伤员而而变动了现场的话,就要表明位置。路人或过往的车辆驾驶人或乘客都应该协助帮忙。如果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当事人没有对事故有任何争议的,可以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次序,双方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就行了。如果说有争议的话,那么不要撤离现场,需要马上报个相关的交警来处理。

12、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超车、让行的,将被一次记多少分?

A、12分

B、3分

C、6分

D、1分

正确答案:B

分析:不按规定超车、让行的,逆向行驶(普通道路)的,一次性扣3分。

13、警告标志的作用是警告车辆驾驶人前方有危险,需谨慎通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警告标志的作用是警告车辆驾驶人、行人前方有危险,道路使用者需谨慎通过。警告标志的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或矩形。个别标志例外。

14、驾驶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20%的,对驾驶人处以罚款200元、驾驶证记3分的处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到20%,一次记6分,罚款200元;超过规定时速20%的,一次记12分,罚款200元。

15、驾驶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未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一次记9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6分:(一)驾驶校车、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到百分之二十,或者驾驶7座以上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或者驾驶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五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百的;(二)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到百分之二十,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三)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四)驾驶载货汽车载物超过最大允许总质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五)驾驶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六)驾驶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警示标志的;(七)驾驶机动车运输危险化学品,未经批准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的;(八)驾驶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九)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或者扣留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十)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十一)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

16、超车时,如果无法保证与被超车辆的安全间距,应主动放弃超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当无法超车时,安全的做法是放弃超车,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超车。

17、这属于哪一类标志?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

D、指路标志

正确答案:D

分析:指示标志都没有文字,有文字的都是指路标志

18、以隐瞒、欺骗手段补领机动车驾驶证的,会受到下列哪种处罚?

A、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B、收回机动车行驶证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处15日以下拘留

正确答案:A

分析:《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机动车驾驶证被依法扣押、扣留或者暂扣期间,采用隐瞒、欺骗手段补领机动车驾驶证的;(二)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发生变化不适合驾驶机动车,仍驾驶机动车的;(三)逾期不参加审验仍驾驶机动车的。 有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回机动车驾驶证。

19、在隧道内行车时,如果前方发生突发情况,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可以让驾驶人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避让空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隧道内行车尽量保持低速匀速行驶,保持合理的安全距离和车速。安全车距是指后方车辆为了避免与前方车辆发生意外碰撞而在行驶中与前车所保持的必要间隔距离。保持安全车距可以让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避让空间,是防止追尾事故最直接、最有效、最广泛和最根本的方法。

20、如图所示,红圈中标记车辆使用灯光的方法是正确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

21、遇到图中所示的情况,应怎样行驶?

A、从行人的前方绕行通过路口

B、鸣喇叭告知行人停止通过路口

C、可以从两个行人中间低速缓慢穿过

D、在停止线以外停车等待行人通过

正确答案:D

分析:驶近一个设有信号灯路口,遇到行人,应在停止线以外停车等待行人通过。

22、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靠路边停车过程中如何使用灯光?

A、变换使用远近灯光

B、不用提示灯提示

C、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D、提前开启右转向灯

正确答案:D

分析:靠边停车首先开启右转向灯,然后再打方向盘停车。

23、有听力障碍的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时,应当佩戴助听设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持有准驾车型为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的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时,应当按规定在车身设置残疾人机动车专用标志。有听力障碍的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时,应当佩戴助听设备。有视力矫正的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时,应当佩戴眼镜。

24、这种白色矩形标线框含义是什么?

A、长时停车位

B、限时停车位

C、专用停车位

D、免费停车位

正确答案:B

分析:很好记:有数字虚线(限),就选限时的。

25、机动车购买后尚未注册登记,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可以凭什么临时上道路行驶?

A、合法来源凭证

B、临时行驶车号牌

C、借用的机动车号牌

D、法人单位证明

正确答案:B

分析:正确答案:B 机动车购买后尚未注册登记,需要临时行驶车号牌,上道路行驶。

沧州黄骅驾校科目四

沧州市驾校科目一: 沧州刘家庙驾校科目一 沧州金海岸驾校科目一 沧州基地驾校科目一 沧州捷骅驾校科目一 沧州万顺驾校科目一 海兴县运通驾校科目一 沧州渤海驾校科目一 东光李树驾校科目一 孟村辛大驾校科目一 沧州献县驾校科目一 沧州宏军驾校科目一 沧州正达驾校科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