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遇水反应的腐蚀性物质(如三氧化硫)都能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剧烈反应,并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当满载这些物品的容器遇水后,则可能因漏进水滴而猛烈反应,使容器炸裂。所以尽管没有给这些物品贴上“遇潮时危险”的副标志,其防水要求也应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3 项)( )。

A、有区别

B、不同

C、相同

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九中得出:遇水反应的腐蚀性物质(如三氧化硫)都能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剧烈反应,并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当满载这些物品的容器遇水后,则可能因漏进水滴而猛烈反应,使容器炸裂。所以尽管没有给这些物品贴上“遇潮时危险”的副标志,其防水要求也应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4.3项)相同。

下一题上一题

危险品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其他试题 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适用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 氨气和氯气可以混装和混储。 ( ) 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 )引起燃烧。 危险货物类别和项别的号码顺序并不是危险程度的顺序。 ( )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把第1类爆炸品划分为6项。 ( ) 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 ) 盛装过危险货物的空容器,未经清洗、消毒处理的,必须按( )条件办理托运。 道路运输有机过氧化物、感染性物质可选用没有控温装置的厢式车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