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 )引起燃烧。
A、不能
B、不一定
C、能
正确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七中得出:同属氧化性物质的物品,由于氧化性的强弱不同,相互混合后能引起燃烧。
2、易燃液体的蒸气浓度越大,毒性( )。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正确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五中得出:易燃液体的蒸气浓度越大,毒性越大。
3、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要依靠员工自己学习和提高,企业没有责任和义务为员工提供任何培训。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中明确表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
4、液体的沸点越低,越易汽化,越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五中得出:液体的沸点越低,越易汽化,越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危险性越大。
5、气温( ) ,毒性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同时还会增加毒性物质的溶解度和加剧人体呼吸的次数,从而增加毒害品进入人体的可能性。
A、越低
B、越高
C、越不确定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八中得出:气温越高,毒性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同时还会增加毒性物质的溶解度和加剧人体呼吸的次数,从而增加毒害品进入人体的可能性。
6、集装箱装运危险货物,应考虑危险货物化学性质的抵触性、敏感性。在同一箱体内可适当装入性质相抵触的危险货物。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一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基本要求中指出:罐体材质不能与装运介质有性能抵触,所以根据所装介质,确定罐体材料。而不是在同一箱体内可适当装入性质相抵触的危险货物。
7、《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为4.1 项易燃固体、4.2项易于自燃物质、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中得出:《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分为4.1项易燃固体、4.2项易于自燃物质、4.3项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8、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由( )规定。
A、公安部
B、国务院交通部门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正确答案:B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交通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许可以及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对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的资格认定。
9、当( )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A、汽油
B、苯
C、硫磺
正确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六模块一常见火灾事故及其防范措施中指出:硫磺粉、有机颜料、粉剂农药等着火,不能用加压水冲击,防止尘末飞扬,扩大事故,可用雾状水扑救。
10、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一次连续驾驶超过6小时,应休息20分钟以上。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四明确指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一次连续驾驶不得超过4小时。
11、毒性物质氛化物发生火灾时,应用( )扑救。
A、水
B、酸碱灭火剂
C、泡沫灭火剂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六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中指出:毒性物质氛化物发生火灾时,应用水扑救。
12、剧毒化学品在公路运输途中发生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情况时,承运人及押运人员必须立即向当地( )报告,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
A、质检部门
B、交通部门
C、公安部门
正确答案:C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途中丢失、被盗、被抢或者出现流散、泄漏等情况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警示措施和安全措施,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1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运输、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时,应查验危险货物装箱清单。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五明确指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运输、装卸危险货物集装箱时,应查验危险货物装箱清单。
14、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中得出: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15、驾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时,驾驶人员在24 小时内实际驾驶车辆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小时。
A、10
B、8
C、12
正确答案:B
分析:根据《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驾驶人员连续行车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一天驾驶总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16、道路运输医疗废弃物应使用( )。
A、罐式车辆
B、栏板货车
C、厢式货车
正确答案:C
分析:医疗垃圾中的病毒将乘风逃逸。粉尘,纸屑,病毒都是洁净空气的致命杀手,将造成空气的严重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环境造成危害。所以使用厢式货车。
17、只要技术等级为一级的营运车辆,就可进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明确要求:申请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的,应当具备:有5辆以上经检测合格的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设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基础知识模块四:危险货物运输的限制中明确表示:车辆技术状况应达到一级车况标准。所以此题采取排除法,选择“配备有效的通讯工具”。
18、道路运输易于自燃物质时,要注意避免这类物品与空气接触。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三篇单元二模块二各类危险货物运输押运安全要求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装卸易于自燃物质时,应避免与空气、氧化性物质、酸类等接触。
19、易燃液体正常装卸作业中流速不宜超过( )。
A、 2m / s
B、 3m / s
C、4m / s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二中指出:易燃液体装卸始末,管道内流速不得超过1m/s,正常作业流速不宜超过3m/s。其他液体产品可采用经济流速。
20、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被点燃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 )。
A、闪点
B、着火点
C、起爆点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五中得出: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被点燃产生瞬间闪光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2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 )的要求悬挂标志
A、《危险货物品名表》 ( GB12268-2005)
B、《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 GB13392-2005)
C、《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设施中指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2005)、《道路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GB20300)要求,设置危险品标志灯和标牌。
22、爆炸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固体剧毒物品、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品和有机过氧化物应使用厢式货车运输。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一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基本要求中指出:厢式货车适宜运输爆炸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及毒害品等危险货物,在运输中能防止危险货物货损、货差和丢失;能起到防雨、防雷等保护作用。
2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 )的,由公安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A、装卸人员
B、押运人员
C、管理人员
正确答案:B
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八十九条规定,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不配备押运人员的由公安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4、运输爆炸品、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应在车辆两侧各增加一块标志牌,悬挂位置一般( )。
A、居前
B、居中
C、居后
正确答案:B
分析:参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设施中指出:运输爆炸品、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应在车辆两侧各增加一块标志牌,悬挂位置一般居中。
25、当( )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A、碳化钙(电石)
B、红磷
C、硫磺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六模块一常见火灾事故及其防范措施中指出:有的物品遇水后产生可燃的碳氢化合物(气体),同时放出热量引起燃烧、爆炸,碳化钙(电石)遇水产生乙炔气,三丁基硼遇水产生丁醇。
26、在任何情况下,装卸危险货物时,运输雷管和炸药的两车都( )。
A、不可以同时在同一场地进行装卸
B、可以同时在同一场地进行装卸
C、不受限制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一爆炸品中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雷管和炸药都不得同车装运或两车同时在同一场地进行装卸。
27、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极易产生静电,应及时排除。因此,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安全设施中指出:大部分易燃易爆液体货物运输时会在罐内晃动、与罐体内壁接触面积增大,极易产生静电,应及时排除。因此,其运输车辆必须安装导除静电的橡胶拖地带,通过拖地带橡胶层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及时排除静电,从而减少静电的聚集,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28、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 )不需要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
A、押运人员
B、驾驶人员
C、财务人员
正确答案:C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明确要求: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取得从业资格证。所以此题采用排除法,排除财务人员。
29、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出车前应检查随车必备的( )是否齐全有效。
A、消防用具
B、洗漱用具
C、保暖用品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三篇单元二模块三道路危险货运运输押运过程基本要求:车辆应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或修理。
30、道路运输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时,必须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配备防毒面具。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四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中指出: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严禁用硝碱,泡沫灭火剂,扑救时必须注意戴好防毒面具。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运输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运输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32、国务院令第445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规定,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二中得出:国务院令第445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33、易燃液体的温度升高,挥发量增加,易燃易爆性(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五中得出:易燃液体的温度升高,挥发量增加,易燃易爆性增大。
34、氰化物遇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气体氢化氰,着火时,不得用( )扑救。
A、酸碱灭火剂
B、水
C、砂土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毒性物质中的氰化物、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等,遇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其他氰化氢。这类物品发生火灾后,不得用酸碱灭火剂扑救,可以用水及砂土扑救。
3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中,第8类腐蚀性物质不分项。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中得出:《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第8类腐蚀性物质不分项。
36、道路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30立方米。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四模块一车辆设备的技术要求中专用车辆其他要求明确提到“道路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20立方米。”
37、在《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中,可查到表示危险货物危险程度的包装类别(I 、Ⅱ 、Ⅲ 类)。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中得出:在《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中,可查到表示危险货物危险程度的包装类别(I、Ⅱ、Ⅲ类)。
38、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 )。
A、凝点
B、沸点
C、灭火方法
正确答案:C
分析:《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明确表示:在“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上,应包括危险货物的中英文名称、联合国编号以及灭火方法。
39、危险货物粗制萘发生小量撒漏时,可用( )。
A、风吹
B、干燥罐收集
C、砂土掩埋
正确答案:B
分析:参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可知:危险货物粗制萘发生小量撒漏时,可用干燥罐收集。
40、装卸硫磺时,不小心皮肤接触,可用( )处理。
A、水冲洗
B、酸清洗
C、汽油冲洗
正确答案:A
分析:参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可知:装卸硫磺时,不小心皮肤接触,可用水冲洗处理。
4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决定的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活动。(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四危险货物运输的限制与相关免除一危险货物运输的限制从业人员限制中明确指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决定的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活动。
42、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
B、禁止堆码
C、小心轻放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中得出: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规定,图示表示禁止堆码标志。
43、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A、禁止翻滚
B、向上
C、易碎物品
正确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三中得出: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规定,图示表示易碎物品标志。
44、 一般( )适用于装腐蚀性液体。
A、.胶合板桶
B、铝桶
C、铁桶
正确答案:B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三模块二中得出:一般铝桶适用于装腐蚀性液体。
45、一般地,气体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大于1 的气体会沉在下部地表面。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一般地,气体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大于1的气体会沉在下部地表面。
46、当( )着火后,被水扑灭只是暂时熄灭,残留物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
A、萘
B、铝粉
C、黄磷
正确答案:C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对黄磷火灾现象需谨慎处理,黄磷火灾被水扑灭后,火只是暂时熄灭了,而黄磷还残留着,一般不容易清理干净,待水分挥发完毕,黄磷可能又会自燃,造成火灾。
47、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进出口、运输、爆炸作业和储存及硝酸按的销售、购买,适用国务院第446号令《民用爆炸品安全管理条例》 。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二中得出:民用爆炸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进出口、运输、爆炸作业和储存及硝酸按的销售、购买,适用国务院第446号令《民用爆炸品安全管理条例》。
48、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运送医疗废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一模块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运送医疗废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
49、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四中得出:列入危险货物的氧化物(如三氧化硫)除气体外,大部分都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或酸或释放出氧。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水。
50、燃烧可能产生毒性物质的危险货物着火时,应佩戴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口进行扑救。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分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大部分毒性物质在着火、受热或与水、酸接触时,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灭火人员必须根据毒性物质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在扑救火灾时,尽可能站在上风方向,并戴好防毒面具等。